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 技術轉移 >> 正文

                                                  高新污水處理用厭氧塔

                                                  發布時間:2022-11-10 11:27:55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申請日2021.02.24

                                                  公開日期2021.11.23

                                                  IPC分類C02F3/28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包括罐體,罐體外側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撐環,支撐環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支板,支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加料箱,加料箱頂部的內部連通有出水管,支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增壓泵,增壓泵的輸出端連通有螺旋進水管,罐體的頂部連通有出氣管,罐體內腔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氣動伸縮桿,罐體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三相分離器,罐體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三相分離器。通過螺旋進水管和增壓頭,可以使得罐體內部循環的液體充分均勻混合,利用水流攪拌,通過調節推板和氣動伸縮桿,調節推板通過開啟或關閉內部調節孔,使得內部的固液反應物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上下移動調整,提升了生產效率。

                                                  9.jpg

                                                  權利要求

                                                  1.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包括罐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外側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撐環(9),所述支撐環(9)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支板(6),所述支板(6)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加料箱(4),所述加料箱(4)頂部的內部連通有出水管(3),所述支板(6)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增壓泵(5),所述增壓泵(5)的輸出端連通有螺旋進水管(18),所述罐體(1)的頂部連通有出氣管(2),所述罐體(1)內腔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氣動伸縮桿(15),所述罐體(1)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三相分離器(14),所述罐體(1)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三相分離器(20),所述罐體(1)的外側連通有外循環管(11),所述外循環管(11)遠離罐體(1)的一端連通有循環泵(12),所述循環泵(12)的輸出端連通有內循環管(13),所述罐體(1)外側的底部連通有填料管(19),所述罐體(1)的底部連通有出污管(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5)的輸入端連通在加料箱(4)的內部,所述出水管(3)遠離加料箱(4)的一端貫穿罐體(1)并連通至第一三相分離器(14)與第二三相分離器(20)相對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環(9)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四個支腿(7),四個所述支腿(7)呈矩形均勻分布在支撐環(9)的底部,且支腿(7)的底部均固定安裝有腳墊(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進水管(18)的內側連通有增壓頭(21),所述增壓頭(21)呈圓形均勻分布在螺旋進水管(18)的內側,所述螺旋進水管(18)的外側固定安裝在罐體(1)的內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伸縮桿(15)套接貫穿第一三相分離器(14)并延伸至第二三相分離器(20)外側的一端鉸接有調節推板(1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循環管(13)遠離循環泵(12)的一端連通在罐體(1)的底部,所述罐體(1)內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加熱板(17)。

                                                  說明書

                                                  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

                                                  背景技術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在厭氧生物處理的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分解,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甲烷的形式出現,這是一種可燃氣體,可回收利用,同時僅少量有機物被轉化而合成為新的細胞組成部分,故相對好氧法來講,厭氧法污泥增長率小得多。好氧法因為供氧限制一般只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而厭氧法既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又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同時厭氧法可降解某些好氧法難以降解的有機物,如固體有機物、著色劑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

                                                  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由于污水當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常規處理無法對含有的有機物進行有效降解,進而加重了處理難度,現有的厭氧廢水微生物降解裝置,無法根據實際作業情況進行調整作業,而且無法對內部的微生物適應溫度進行調整,因此導致在處理過程中的效率較低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的一種廢水厭氧生物處理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現有的厭氧廢水微生物降解裝置,無法根據實際作業情況進行調整作業,而且無法對內部的微生物適應溫度進行調整,從而導致處理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處理用厭氧塔,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外側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撐環,所述支撐環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加料箱,所述加料箱頂部的內部連通有出水管,所述支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增壓泵,所述增壓泵的輸出端連通有螺旋進水管,所述罐體的頂部連通有出氣管,所述罐體內腔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氣動伸縮桿,所述罐體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三相分離器,所述罐體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三相分離器,所述罐體的外側連通有外循環管,所述外循環管遠離罐體的一端連通有循環泵,所述循環泵的輸出端連通有內循環管,所述罐體外側的底部連通有填料管,所述罐體的底部連通有出污管。

                                                  優選的,所述增壓泵的輸入端連通在加料箱的內部,所述出水管遠離加料箱的一端貫穿罐體并連通至第一三相分離器與第二三相分離器相對側。

                                                  優選的,所述支撐環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四個支腿,四個所述支腿呈矩形均勻分布在支撐環的底部,且支腿的底部均固定安裝有腳墊。

                                                  優選的,所述螺旋進水管的內側連通有增壓頭,所述增壓頭呈圓形均勻分布在螺旋進水管的內側,所述螺旋進水管的外側固定安裝在罐體的內壁。

                                                  優選的,所述氣動伸縮桿套接貫穿第一三相分離器并延伸至第二三相分離器外側的一端鉸接有調節推板。

                                                  優選的,所述內循環管遠離循環泵的一端連通在罐體的底部,所述罐體內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加熱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設置填料管,將需要凈化的廢物固液體填入罐體內,其次將加料箱內注入水源和調節PM值的物質以及微生物,混合后通過增壓泵進入螺旋進水管,經一定角度傾斜的增壓頭向內噴射水流、通過增壓頭的均勻分布與傾斜角度使得水流形成螺旋漩渦,對內部進行攪動充分混合,而后啟動加熱板調整適宜微生物反應的溫度,反應階段進程完成后、通過啟動氣動伸縮桿將調節推板伸至罐體底,調節推板的調節孔打開,使混合液堆積在調節推板上方,進而關閉調節推板的調節孔,啟動氣動伸縮桿上移、帶動調節推板上移,將混合液帶到罐體上方,通過第二三相分離器將固液分離后、通過啟動循環泵通過外循環管將剩余未反應的黏稠物、經內循環管抽送至罐體底部,參與下一次反應,繼而液體和氣體經過第一三相分離器分離,氣體通過出氣管排出,液體經由出水管進入加料箱,進入下一循環反應,該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反應效率以及生產效率,并提升了環保循環利用率,使得減輕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

                                                  2、通過設置螺旋進水管和增壓頭,可以使得罐體內部循環的液體充分均勻混合,利用水流攪拌,提升了作業效率,通過設置加熱板,可以使得罐體內部的溫度調整至適宜不同微生物反應的溫度,加快了反應進程、提高作業效率,通過設置調節推板和氣動伸縮桿,調節推板通過開啟或關閉內部調節孔,使得內部的固液反應物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上下移動調整,解放了作業人員的雙手、提升了生產效率。

                                                  (發明人:劉茜)

                                                  相關推薦
                                                  項目深度追蹤
                                                  數據獨家提供
                                                  服務開通便捷 >
                                                  91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