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21.03.03
公開日期2021.11.26
IPC分類C02F11/127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出液口,所述殼體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進入管,所述殼體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吸收管,所述殼體的底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斜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可快速地去除活性污泥內的大部分水分,不僅大大地降低了污泥的堆積場地、節約運輸費用,并且為污泥的輸送、消化和進一步綜合利用增加便利。
權利要求
1.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包括殼體(8),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8)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出液口(12),所述殼體(8)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進入管(3),所述殼體(8)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吸收管(6),所述殼體(8)的底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斜板(17),所述斜板(17)的斜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板(13),所述支撐板(13)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14),所述伺服電機(14)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轉盤(7),所述轉盤(7)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呈圓錐形設置的過濾網(4),所述殼體(8)的側壁上設有刮取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取裝置包括拉桿(2),所述拉桿(2)滑動連接在殼體(8)的側壁上,所述拉桿(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握把(1),所述拉桿(2)背離握把(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豎桿(5),所述豎桿(5)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桿(15),多個所述攪拌桿(15)長度從上往下依次增加,多個所述攪拌桿(1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刮板(16),所述刮板(16)位于過濾網(4)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桿(15)的橫截面呈菱形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8)的底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支撐塊(9),每個所述支撐塊(9)的底側壁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的底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緩沖彈簧(11),所述緩沖彈簧(1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萬向輪(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8)上設有防氧化涂料,所述防氧化涂料呈均勻噴涂在殼體(8)表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呈橢圓形設置,所述握把(1)上設置有防滑紋。
說明書
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物,含水率極高而不易脫水,富集了污水中絕大部分污染物質,如微生物菌膠團、難降解的有機物、重金屬和少量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卵等。
但現有技術中,活性污泥內部的含水率極高,這不僅大大地增加了污泥的堆積場地、節約運輸費用,而且為污泥的輸送、消化和進一步綜合利用增加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高效污水污泥處理脫水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出液口,所述殼體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進入管,所述殼體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吸收管,所述殼體的底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斜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呈圓錐形設置的過濾網,所述殼體的側壁上設有刮取裝置。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刮取裝置包括拉桿,所述拉桿滑動連接在殼體的側壁上,所述拉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握把,所述拉桿背離握把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豎桿,所述豎桿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桿,多個所述攪拌桿長度從上往下依次增加,多個所述攪拌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過濾網內部。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攪拌桿的橫截面呈菱形設置。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殼體的底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支撐塊,每個所述支撐塊的底側壁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的底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萬向輪。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殼體上設有防氧化涂料,所述防氧化涂料呈均勻噴涂在殼體表面上。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握把呈橢圓形設置,所述握把上設置有防滑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將活性污泥通過進入管進入到過濾網內后,再啟動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帶動轉盤進行旋轉,轉盤可將活性污泥甩到過濾網的側壁上,過濾網的間隙為納米到納米之間,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過濾網使得活性污泥內的水分甩出體內,進而使得去除活性污泥內的水分,被甩出過濾網的水分將落到斜板的上側,然后沿著斜板的上側壁流落到出液口處,當活性污泥內的水分去除后,抓住握把,通過拉桿帶動豎桿側壁上的刮板將過濾網內側壁上的活性污泥掛落下來,之后再啟動吸收管上的吸收泵,將活性污泥抽取出來,該裝置設計合理,構思巧妙,可快速地去除活性污泥內的大部分水分,不僅大大地降低了污泥的堆積場地、節約運輸費用,并且為污泥的輸送、消化和進一步綜合利用增加便利。
(發明人:劉金華; 霍大為; 伍兆康)